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冰雪运动进校园相关的教学、训练、竞赛等内容,提出到2025年计划遴选50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5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加大力度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比例,不断加快建设中小学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步伐。2024年12月初,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12月4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黑龙江省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实施方案》。两份文件均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将冰雪运动教育纳入体育课程,加强冰雪运动场地建设,推动中小学与体校、滑雪场、滑冰场等合作开展冰雪运动教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目前,全省已创建524所省级冰雪特色学校,位居全国前列。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来临之际,在黑龙江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支持下,黑龙江教育杂志社以“冰雪体育”为主题,在全省遴选了26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全面宣传“冰雪体育”的发展历程、课程体系、特色项目、师资力量、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特色做法,旨在为全省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中学始建于1983年,是一所独立初中。学校占地3.6万平方米,现有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1人,教职工44人。
经过四十多年办学历史的积淀,学校被国家和省、市、区授予了多项荣誉,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特色校园创建工作,其中开展冰雪体育活动情况如下:
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精心描绘蓝图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充分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冰雪优势,努力开发地域教育资源,把“雪雕”制作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品牌,创建冰雪体育特色校园。为抓实这项工作,学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书记、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班主任为主要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了工作的真正落实。
二、构建冰雪体育活动体系,打造特色文化
(一)雪雕引领,丰富文化内容
学校的雪雕制作始于2010年,首先从教师抓起,搜集并学习关于“雪雕制作”的相关知识,并派出有雪雕制作功底的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后让他们对师生进行二次培训。其次是利用校园广播、板报橱窗、主题班会等形式在师生中大力宣传,营造冰雪文化氛围。再次以班级为单位,把对雪雕有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雪雕制作社团”,激发学生对雪雕制作的热情。期间,学校逐渐形成了以教师为引领、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以各班雪雕制作社团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师生全员参与的雪雕制作团队。
如今,学校的雪雕制作已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冬季,学校都会制作一座大型雪雕,各班级则分别制作一座小型雪雕。其中,小型雪雕的构思与创意由各班级学生和班主任提前设计,学校负责组织人员提前把雪箱模板安装好,到雪量充足时,各班学生自行收集雪源装入雪箱模板中,再把雪踩实制成雪匹。等雪匹结实后,学生再根据作品创作需要将雪匹进行切割,制成雪雕模型,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设计完成“前期制作-细节制作-收尾程序”三道工序,最终形成雪雕作品。学校每年都会组织进行各班级雪雕的作品评选,对雪雕制作精美的班级进行表彰和奖励。通过开展雪雕制作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制作雪雕的技能,创作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留下了难忘的回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攻坚克难的意志、不畏严寒的品质。

学校大型雪雕作品
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姿态万千,寓意深刻,既散发着青春气息,又跳动着时代脉搏,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冬季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多年来吸引着各界人士前来观赏、拍照留念。在每年的校园冰雪艺术节上,各班级都要选派一名学生当解说员,对本班雪雕进行全面解说。这不仅给各班之间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雪雕制作经验得到推广,也让与会领导和来宾对每座雪雕有了详细的了解,便于更广泛地宣传。



班级小型雪雕作品
(二)课题牵动,推进冰雪文化发展
对于雪雕制作,学校并不停留在培养学生兴趣,装点美化校园上,还把它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项课题进行研究,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2012年3月,学校成立了雪雕课题组,经过论证后,确立了《学校特色课程中雪雕课程的开发》这一主课题,并把它作为国家级课题《基于生态观下的区域教育发展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进行研究。在校领导与教师全身心地全投入下,该课题于2015年9月结题,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形成了校本教材,得到了实际应用,完成了由培养学生兴趣到培养学生能力的转变。经过对教材内容的不断补充,现在的校本教材《雪雕课程》日臻完善,不仅收录了历届师生的作品图片,而且把作品的构思与创意、制作流程、使用工具、注意事项等编撰在内,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操作性强,更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雪雕课程》不仅弥补了学校校本课程的不足,而且填补了松岭区在冰雪资源利用领域的一项空白。
(三)冰雪体育活动扩展,构建冰雪体育文化体系
学校大力推进冰雪体育文化建设,不仅积极响应上级提出的“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每年都浇筑4500平方米的冰场,开展速滑、雪地足球、踢毽子、跳绳、拔河、打冰尜、冰上保龄球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而且投入资金购买速滑刀具,确保每个学生一副冰刀。每年入冬后,体育教师会逐一对学生进行陆地模仿训练,待冰场浇筑完成时,再组织全体学生上冰进行指导。在日常的速滑课程中,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并通过速滑社团的模式,组织有潜能的学生开展训练,培养学生特长。


此外,学校严格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并结合大兴安岭冬季冰天雪地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冬季雪地足球活动。活动期间,由体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雪地足球练习,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形成“班班有球队、天天有训练”的常态化雪地足球教学局面。与此同时,学校定期开展班级间的雪地足球比赛,并组建雪地足球社团多次参加校际雪地足球比赛和地区雪地足球比赛,2019年学校雪地足球队代表大兴安岭地区参加了黑龙江省青少年雪地足球联赛总决赛,取得了十六强的好成绩。

每年冬季,学校都会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踢毽子、跳绳、打冰尜、冰上保龄球等一系列冰雪体育活动,并把这些项目列为学校冰雪艺术节的比赛项目,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报名参加,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专项指导下尽情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这些冰雪体育活动与矗立的雪雕动静结合,相映成辉,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内容,又促进了学校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学生锻炼身体、磨炼意志、激发潜能,还能让其增强自信、学会合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 也为一众师生搭建了展示才艺的平台,让他们张扬个性、凸显自我,把才情和勇气献给校园,用智慧之光点燃青春、照亮梦想,为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经十余年的努力,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中学的雪雕队伍从最初几人组成的兴趣小组,发展到全员参与的冰雪团队,雪雕作品也走过了由点缀校园,到建立冰雪体系,再到形成校本教材的历程。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多年来,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中学坚持以雪雕制作为核心,开展速滑、雪地足球、踢毽子、跳绳、拔河、打冰尜、冰上保龄球、雪地拉轮胎等一系列冰雪体育活动,大力营造校园冰雪体育文化氛围,不仅让冬季校园充满活力,使学生的冬季体育生活变得精彩纷呈,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充分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激励广大学生弘扬和传承不畏严寒、不怕困难、勤劳勇敢的大兴安岭精神。
今后,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中学将持续丰富冰雪体育运动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抗寒能力,让学生们了解冰雪运动、走进冰雪运动、爱上冰雪运动,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冰雪运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