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历程
逊克县实验小学始建于2001年3月,由原逊克县第一小学和第四小学合并而成。从成立之日起,逊克县实验小学就承担起逊克县义务教育实验示范的历史使命,学校先后荣获省级“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先进集体,市级文明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2014年,学校领导多方筹措资金带领体育教师们浇筑了逊克县首座冰场,打破了逊克县20余年无冰上运动的空白局面。
学校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较大,速滑基本训练竞赛器材数量充足。其中篮球场地1122平方米,体育馆800平方米,运动路径区320平方米,冬季冰场浇冰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并配备训练用冰刀340副,比赛用冰刀85副,防切割服、防护护具40余套,能充分满足速滑教学、训练工作的需求。
十年时间里,学校一直致力于冰上体育工作的全面建设,通过努力提高教师冰上专业素质,逐步培养学生冰上体育能力,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园冰上体育运动体系。
(一)历任校长对速滑运动倾力支持
2014-2016年王天庆校长任职期间多方筹措资金,带领体育教师们浇筑冰场,组建训练队,成功申报为省级速滑传统校。2017-2019年孙德祥校长任职期间,学校的速滑运动逐渐崭露头角,在省、市级比赛中均取得可喜成绩。2020年王芳校长任职后,她将学校速滑运动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抓,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并加大对场地器材的投入力度,带领体育组从课题研究入手强化速滑、轮滑双滑教学方法融合,不断提炼龙江冰雪体育精神,注重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短短几年期间,学校新建了换鞋场地遮阴棚,维修扩建了3000平方米的轮滑场地。可以说,在历任校长的倾力支持下,学校速滑运动成绩有了质的飞跃。
(二)将冰雪体育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计划
每学期初,学校领导在行政会议上听取体育工作计划,并予以审议;学期结束听取总结汇报。每逢学校重大体育活动,学校各级领导在行政会议上予以协调安排,给予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和支持。
(三)推动学校速滑工作进一步开展
为了推动学校速滑工作进一步开展,学校不断完善诸如《实验小学速滑管理制度》《实验小学速滑工作组织实施方案》《实验小学速滑课余训练和竞赛制度》《实验小学体育运动安全防范措施》《实验小学体育师资培训方案》《实验小学冰雪活动奖励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速滑工作高质量地正常进行。


二、师资建设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一方面,积极引进有经验的速滑教练和体育教育专家,为学校的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学校也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进修,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学校还格外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出了一支既懂教学又懂训练的优秀师资队伍。
(一)建设优良速滑教学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7名,小学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1名,特岗教师2名,在充分满足教学训练工作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梯队建设,老、中、青三代教师互帮互带紧密协作。
其中,59岁的闫峰辉老师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教学中他像一位慈祥的父亲关心关爱每一名学生。训练时他是一位严厉的师者,比赛中他又是一位事无巨细的教练;50岁的石永军老师是训练队伍的教练员,夏季迎着清晨的曙光他带领小队员们在黑龙江畔晨训,冬季顶着凛冽的寒风他带领小队员们在学校冰场上午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一批批队员升入更高学府。两名特岗教师在老教师的带领下也开始接手教学训练工作。
(二)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每年都为体育老师提供至少一次参加外出培训的机会,并定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夯实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此外,学校还严格执行上级文件要求,将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和速滑训练活动计入工作量,并及时发放体育教师的训练补助及服装费,确保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三、培养方案
在速滑培养上,学校以“全面发展、突出特长”为指导思想,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在课程设置上,学校结合速滑运动的特点,设置了科学、系统地训练课程,包括基础体能训练、技术技巧训练、心理素质训练等。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比赛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全面发展
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其中一、二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三节体育课,不仅认真落实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还制定了夏季、冬季大课间活动方案及室内大课间活动方案并认真执行。
(二)突出特长
自2014年至今,学校每逢冬季都开设速滑课。在全面铺开学习训练后,学校选拔出有运动特长的学生定向培养。2020年,学校开始推进速滑轮滑一体化教学,通过夏季陆地轮滑课的训练满足喜爱冰雪运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冬季夏季训练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2023年,学校将速滑轮滑纳入大单元教学,让一至六年级的学生都能了解和热爱速滑运动,享受冰上运动的快乐,真正做到了将小学速滑轮滑一体化教学落到实际。
(三)形成常规
每年12月末,学校都开展冬季冰雪体育运动会,精心设计一众冰上项目和雪地游戏活动,以比赛的形式点燃学生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在过程中,教研组做到了学期有计划,年末有总结;活动有分工;行动有措施;成绩有记录;资料有积累。此外,在寒、暑假期间学校组织的速滑运动特长运动员夏训和冬训活动中,教研组也做到了活动有内容,场地有布置,训练有指导,练后有总结。

四、培养体系
速滑培养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训练手段等多个方面。学校采用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能等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同时,学校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速滑运动与其他体育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运动中以体强身,磨砺意志。
(一)课余训练
自2014年成立速滑队以来,速滑队常年进行着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的训练。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大型系列体育竞赛活动四项及冬季冰上运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了运动兴趣。
每逢冬季的周日中午,速滑队都会进行1小时的训练;每次比赛,速滑队都提前一个月集训,并将训练时间增至2小时。赛后,速滑队也会及时总结复盘,进一步优化训练思路。
建队之初,速滑队只有20多名学生,随着不断吸纳有兴趣、有素质的学生,轮滑队伍不断壮大,现已增至50人。随着学校开展冰雪运动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学生们上冰上雪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二)人才培养
学校一直以“传承龙江冰雪体育精神,彰显实小速滑运动特色”为目标,格外注重滑冰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各级体校、运动学校、运动队联合建立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在2017年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速度滑冰比赛中,学校小峰(化名)同学500米成绩达到57秒,小甜(化名)同学获得儿童女子组第16名的成绩。在黑河市速滑比赛中总成绩以2分之差居全市第二名。截至目前,学校向上一级训练队输送了3名运动员。

五、特色做法
在速滑轮滑特色教育中,学校注重创新与实践,一方面积极开展“速滑进课堂”“轮滑进课堂”活动,将速滑运动引入课堂,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更好地了解和体验速滑运动。另一方面,学校建立“小教练”制度,选取学生中的优秀选手担任小教练,帮助其他同学提高技能水平。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各类比赛和活动,为学生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这些特色做法,学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信心。
(一)学生参与度与效果
随着速滑特色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们的参与度与热情也日益高涨,不仅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速滑活动与比赛,而且在比赛中屡屡创造佳绩。在参与速滑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提高技能水平,逐渐在挑战中找到了自信,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
(二)学校与社会资源整合
为了更好地推动速滑特色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和比赛机会,学校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与专业的速滑俱乐部、体育机构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和赞助,为学校的速滑队提供更好的训练条件和比赛保障,校内的冰场也免费面向社会开放使用,在逊克县掀起了速滑热潮。
(三)校园文化与速滑特色融合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力推进“享冰乐雪、多彩校园”建设,通过举办冬季冰上运动会、冰雪文化节、速滑知识讲座等活动,将速滑特色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速滑文化的魅力。同时,学校也注重将速滑精神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取得成绩
自2014年起,学校速滑队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速滑比赛,竞赛成绩逐年提高,在2017年黑河市速滑比赛,学校获得团体第二名,2019年,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被黑龙江省教育厅、体育局命名为“全省百所短道速滑培训学校”。在2021年黑龙江省速滑传统项目暨百所短道速滑示范校比赛中,学校获得团体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同时有2名学生分别荣获500米第五名,1000米第六名。2022年,学校被评为省级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在2023年黑龙江省速滑传统校比赛中,学校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成绩。
六、未来展望
目前,速滑已成为逊克县实验小学的冰雪体育特色项目,真正在逊克县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未来,逊克县实验小学将继续坚持“全面发展、突出特长”的指导思想,加大对速滑特色教育的投入,不断完善培养体系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和比赛机会。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逊克县实验小学的速滑特色教育将会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果,为逊克县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速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