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冰雪运动进校园相关的教学、训练、竞赛等内容,提出到2025年计划遴选50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5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加大力度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比例,不断加快建设中小学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步伐。2024年12月初,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12月4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黑龙江省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实施方案》。两份文件均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将冰雪运动教育纳入体育课程,加强冰雪运动场地建设,推动中小学与体校、滑雪场、滑冰场等合作开展冰雪运动教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目前,全省已创建524所省级冰雪特色学校,位居全国前列。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来临之际,在黑龙江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支持下,黑龙江教育杂志社以“冰雪体育”为主题,在全省遴选了26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全面宣传“冰雪体育”的发展历程、课程体系、特色项目、师资力量、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特色做法,旨在为全省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随着冬季的到来,冰雪运动成为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每年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冰雪运动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一、开设冰球课程,普及冰球运动
学校发展冰球运动,坚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普及冰雪教育、打造冰雪文化、助力冰雪经济”的要求,营造 “校校有基地、人人会滑冰”的冰雪氛围。
为了更好地推进冰球运动进校园的普及发展,学校做好三项核心任务:教会、勤练、常赛。
教会:学校积极开展冰球项目教学活动,把冰球运动知识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课堂中教师通过冰球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冰球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发挥学生对冰球的积极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并利用多媒体进行实战讲解。在冰上实践课中,教师通过动作示范讲解,让学生模仿练习,形成动作技能,使其能够掌握简单的滑行技术和杆上技术,了解基本的战术规则。另外,学校还大力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比赛,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冰球运动教学指导,为学生的技能形成和终身体育锻炼服务。
勤练:学校丰富课外冰球体育活动,把冰球课程列入课外体育活动范畴,开设冰球社团课。冰球课程除了上冰训练以外,学校还增设陆地训练课程,一是需要通过陆地训练提高学生身体机能,增强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二是通过陆地训练提高运动技能和技术。在冬季的上冰训练课中,为保证每班学生有足够上冰时间,学校教学办也积极合理地安排冰上课课时,使同时上冰上课的班级只有一个,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充分的上冰时间,确保学生上冰率达 到100%。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学校制定上冰安全制度,广泛宣传,深入人心,确保在冰场使用期间,没有意外事故发生。除此之外,学校与佳木斯市冰球馆合作,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冰上训练。早训练的时间为5∶30—7∶00,晚训练的时间为19∶30—21∶00。
常赛:学校大力支持冰球队员参加各级赛事,不断完善赛事体系顶层设计,建立完整的“校内外竞赛”规章制度,并与专业化冰球训练竞赛体系有机衔接、深度融合。积极参加省、市及校际间比赛和冰球运动交流活动。


二、培养冰球运动员,提升专业水平
学校以带动全体学生上冰为基本原则,确立了“推广普及冰球运动,促进冰球运动进课堂,提高冰球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一支优秀的冰球运动队伍,培养一批优秀的冰球运动员,力争全校大部分同学都会滑、爱滑、滑好,以建设成区级乃至市级‘冰球运动’特色学校”的工作目标。
学校领导对冰球课程高度重视,积极创建协同联动机制,确保冰球课程顺利进行。学校更是鼓励教师多参加冰球课程相关的系统性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冰雪运动的基础知识、基础体能训练、专项技术、竞赛规则、运动损伤及康复等知识。通过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结合,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邀请高水平教练员和国家职业培训师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讲解与实践教学,确保冰球课堂的质量和实效。近年来,学校也加大场地和器材投入,加强场地管理和维护,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
学校雪豹冰球队成立于2015年11月。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冰上项目领导小组,配备2名专业冰球教练,建设开发训练场地,购置训练设施,在全校范围内推广、普及、发展冰球运动。对于热爱冰球、有冰球天赋的学生,由专业教师带领学习、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全面掌握本项技能。
经过几年的艰苦训练,雪豹冰球队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2022年获得全市“奔跑吧少年”冰球比赛U12第四名;2023年6月获得全市陆地冰球第二名;2023年获得全市冬季中小学运动会冰球比赛第三名;2024年2月获得全市“奔跑吧少年”陆地冰球比赛U10第二名;2024年4月获得全市青少年冰球比赛U10第二名和U12第三名,10月获得全市“冬极杯”季军。
目前,学校被评为“黑龙江省冰球传统学校”“黑龙江省冰球基点校”“王嘉廉冰球学校”“2022年度全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三、开创冰雪乐园,纵享冰雪运动
为了使学生能够早日上冰,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在冰冻之前就开始平整场地,打好围沿,为浇灌冰场打好基础。在结冰期开始后,体育教师立即着手冰场浇灌工作,利用业余时间,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到学校浇灌冰场,为学生提供冬季娱乐、锻炼的场地。
为丰富冬季校园生活,学校每年都召开冰上运动会,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操场上打造校园冰雪乐园。学校把整个校园分成两部分,在操场中间区域充分利用家长捐赠的轮胎,围成娱乐区和竞赛区,娱乐区设有雪滑梯、雪雕,可供学生玩耍和观赏;竞赛区包括雪地足球场、雪地拔河、雪地寻宝、雪地陀螺、雪上保龄球场、雪橇接力及冰球场等区域。
雪滑梯的搭建,给学生增添了无穷乐趣。学校为保证学生安全,不同身高、体重的教师进行多次试验,不断调整滑梯的坡度与长度,调试安全后,才开始让学生使用。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间,学生们都有序排成长队,争相体验滑行时由上而下的刺激感。他们的欢声笑语,打破了整个校园的寂静。
另外,在娱乐项目与竞赛项目中,学校遵循班级轮流制,让各班级在体育课、课间、午休时轮流在冰雪乐园进行玩耍,体会冰雪带来的乐趣,感受东北孩子独有的快乐。
冰雪不但让学生感受冬日的乐趣,体验动感冰雪激情,而且真正地让学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敢于面对、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

四、融合冰雪课程,促进冰雪运动提升
冰雪课程进校园不但有助于发掘和培养具有潜力的冰雪运动人才,而且还能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比赛,为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做出贡献。冰雪运动进校园是体教融合理念的具体实践,它不仅关注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更强调体育与德育、智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把冬季冰雪活动纳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将冬季体育活动与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及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每天两次的大课间活动,每天坚持户外活动一小时。雪地足球、冰上拔河、速度滑冰、抽冰尜、冰爬犁是学校冬季传统比赛项目,每届比赛体育教师们都精心策划指导,全员参加训练、比赛。
学校把冰球、雪地足球等冰雪项目与体育教学相融合,将冬季冰雪教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同时为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冰雪运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内容和形式。通过体育课、德育活动等方式,开展学校冬季冰雪教育,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冰雪运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激情。


为加大冰上训练力度,学校不断将冰雪文化与学生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把冰雪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培养大批冰雪运动爱好者、参与者,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传播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哈尔滨2025年亚冬会做贡献。
五、挥洒运动激情,展示冰雪风采
为响应百万青少年上冰雪以及佳木斯市“东极之冬”冰雪文化季的倡议,学校举办了以“东极之冬,赏冰乐雪”为主要目的冬季运动会,运动会共设冰、雪两大类项目比赛。
比赛现场,欢笑声不绝于耳。学生挥洒运动激情,充满了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与向往,在寒冷而纯净的冰面上、雪地上尽情展现自我、挑战极限。滑雪圈、拉雪橇深受学生喜爱,他们在心跳加速中尽情释放自我,充分感受冰面上的速度与激情。冰雪大作战的赛场也分外精彩,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充满了不服输的劲头。雪地足球比赛斗的是智慧、战的是体力,选手们的每一次精彩进攻都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欢呼。队员们团结协作,生动诠释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展现了努力拼搏、健康向上的良好风貌。
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让学生在赏冰乐雪的同时,深刻理解“卓越、尊重、友谊”的运动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运动技能,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今后,学校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一如既往地承载历史、不负众望,凝心聚力,以冰雪活动为载体,全力推进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走好学校特色持续发展之路,为国家、省、市输送更多的冰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