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位教师,她用三十五年的时光,书写着对教育的热爱,编织着属于自己和学生的幸福篇章。她,就是来自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省级教学名师、省师德建设十佳标兵、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巾帼建功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二级教授母丽华。
深耕教坛,坚守教学一线
她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为此在高考的十个志愿里,填写的都是师范大学。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同时潜心教学,致力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主持完成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出版《大学数学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教学研究专著1部,主持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主持并成功申报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一流专业,主持获得省级精品课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同时获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精品线上线下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提出“四个结合”案例式教学,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大纲和计划,结合专业选择教学案例,获得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提出精细化教学法,并且在黑龙江省同类院校中得到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改革上,利用互联网+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进行的教学改革,获得省级在线开放课程最佳果实奖。
言传身教,培育桃李芬芳
她注重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有针对性加强教师培养和指导。每次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比赛前,她都手把手地进行辅导。在帮助本单位教师成长的同时,兄弟院系青年教师在参加教学比赛时,主动找她设计教学,她都非常认真、毫不保留地进行辅导,她负责的《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上线11期,全国38所学校学生关注并学习该课程,第11期全体任课教师授课学情统计量达到了220757人次,申报团队成员学情统计量达到80937人次,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了名师公益讲堂,为全校大一的学生、考研学生义务进行辅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在国际教育学院进行改革试点,从《高等数学》不及格率60%到实现“零补考”,创造了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记录”,她不仅指导学生们如何学好数学,更是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上加以引导,指导他们如何成长、成才和成功。
乐教爱生,用爱浇灌未来
在学生的青葱岁月里,母老师的陪伴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天冷了,她提醒学生加衣;生病了,她嘘寒问暖;考试前,她牺牲自己的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迷茫时,她耐心开导,给予信心。有学生记得,考试没时间吃饭时,是她送来爱心午餐;有学生生病时,看到她担心的神情,感受到了母亲般的温暖。她用自己的行动,让学生在远离家乡的校园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毕业多年,学生们依然对母老师念念不忘。在给她的信中写到:“您对我们的关怀,并非源于课堂的职责,而是根植于您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和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护。这份情谊,纯净、真挚、不掺杂任何功利,是这世间最可贵的师生真情。您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师者,其光芒不仅闪耀在三尺讲台,更延伸至学生漫长的一生。虽然母老师教我们的时间很短,却影响我们至深至远又至今。”在他们的评价中,母老师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得以生动呈现,她精心备课、认真讲课、辅导答疑的身影,她与学生主动交流、既教书又育人的情怀,都成为学生们大学记忆中最美好的部分。她是毕业生回母校必看的老师,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恩师,更是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师的典范和“名片”。
面对学生们的真情流露,她深知名师不只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她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带动周围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名师,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名师所带来的精彩的教育教学,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努力拼搏,实现幸福的做教师,做幸福的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