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冰雪运动进校园相关的教学、训练、竞赛等内容,提出到2025年计划遴选50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5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加大力度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比例,不断加快建设中小学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步伐。2024年12月初,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12月4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黑龙江省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实施方案》。两份文件均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将冰雪运动教育纳入体育课程,加强冰雪运动场地建设,推动中小学与体校、滑雪场、滑冰场等合作开展冰雪运动教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目前,全省已创建524所省级冰雪特色学校,位居全国前列。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来临之际,在黑龙江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支持下,黑龙江教育杂志社以“冰雪体育”为主题,在全省遴选了26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全面宣传“冰雪体育”的发展历程、课程体系、特色项目、师资力量、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特色做法,旨在为全省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七台河市保中学校位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占地面积3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370平方米,现有43个教学班,2033名在校学生。学校以抗联英雄周保中的名字命名,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不仅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注重提升教育软件,致力于向更高品质的办学目标迈进。学校在2020年3月15日开工建设,经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多次指导和协调,于2022年9月1日正式开学,迎来了第一批学生。保中学校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更强调教育质量的提升,努力为七台河市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七台河市保中学校自建校以来便成立了短道速滑队,并且将冰雪运动相关工作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推进。小学短道速滑运动员共28人,其中女队员18人,男队员10人。中学短道速滑运动员共28人,其中女队员18人,男队员10人,共计运动员56人。

以下为七台河市保中学校冰雪体育特色项目的发展历程:
一、初露锋芒:起步阶段的探索
七台河市保中学校处于北方冰雪资源丰富的城市中,学校依托地域优势,开展短道速滑特色教育。学校硬件设施齐备,组建速滑队具有一定优势。学校现有标准的400米田径场地,5400平米艺体馆,内设篮球馆及体能训练室,能够保证学生不间断的科学安全训练。学校办学质量优,社会满意度高,具有招生优势。通过依托课后服务,既能保证学生享受优质的文化课教育资源,又能够普及短道速滑项目,有效扩大择优选材空间。学校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引进专业的退役短道速滑运动员王军为教练员。其培养的运动员刘畅,于2017年从七台河市直接进入国家天才少年队。王军教练在执教期间,为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运动项目共计输送运动员60余名,所教运动员夺得亚洲杯比赛1银2铜;获得全国类金牌3枚、银牌6枚、铜牌2枚;省级、市级奖牌证书300余张。

二、稳步前行:逐步完善的体系
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冰上和陆地训练计划,突出冰雪活动特色。把短道速滑作为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来规划,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开发。从陆地模仿到冰上实践,从简单动作到复杂动作,都被科学分配到冰上课程教学之中。另外,在速滑师资和班级授课方面,学校给予了一定的倾斜政策,由校领导与专业速滑教练员组成体育工作组,选派吃苦耐劳、责任心强的老师作为兼职教练,负责选拔训练运动员。同时,学校还组织体育教师参与冰雪运动交流会。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冰雪体育特色项目成功的关键,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教师团队建设,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开展教学观摩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校还注重培养年轻教师,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成长空间,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教学经验,发挥教师专长,保证了速滑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还积极与周边冰上运动场馆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



在培养体系上,学校不仅组建了专业速滑队,还将冰雪体育纳入课程体系。此外,学校还注重冰雪运动与校园文化的融合,通过举办冰雪运动会、冰雪文化节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冰雪运动氛围,用以激发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冰雪运动技能。


在专业训练过程中也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具体如下:
一是陆地训练。周一到周六的早上进行2个小时陆地训练,纠正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动作,根据少儿速滑运动员的特点,对学生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小腿肌肉力量进行针对性训练。
二是冰上训练。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3点到5点期间进行1个半小时的专业冰上训练。冰上训练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学训练阶段以培养冰感和兴趣为主。抓住儿童身体素质训练的敏感期,提高学生身体的自然平衡能力,提高踝关节的支撑能力,使初学者在冰上能独自站立和行走,并能滑行一段距离。此阶段对初学者不做具体要求。
第二阶段:日常训练以鼓励为主,循序渐进。学生要学会如何穿冰鞋、站立、滑行和自我保护等。基础阶段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冰感、熟悉冰性,以基本功训练为主,练习直道、弯道以及起跑技术。学生模仿教练员正确的滑行动作,教练员进行直观教学,随时纠正队员的错误动作。
第三阶段:提高阶段以基本功为主。掌握比较完整的直道、弯道和起跑技术。引导队员观察和模仿教练员的滑行动作进行练习。
三是晚期下冰训练。为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为下一周期的训练打基础,教练认真抓好速滑的晚期下冰训练。在训练中强调学生的技术动作,提高动作的正确性,改善动作的完整性、幅度、节奏和提升应变能力,强化训练效果。通过这些强有力的举措,短道速滑训练有条不紊,顺利推进,学生体能增强,动作规范,技术日趋成熟。

在实际训练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个别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加强。还有些学生意志力不强,一曝十寒,不能坚持每天参加训练。对于这些学生,学校德育处、教练组、班主任随时随地进行纪律性、安全性、鼓励性教育,确保冰上速滑在七台河市保中学校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