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冰雪运动进校园相关的教学、训练、竞赛等内容,提出到2025年计划遴选50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5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加大力度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比例,不断加快建设中小学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步伐。2024年12月初,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12月4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黑龙江省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实施方案》。两份文件均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将冰雪运动教育纳入体育课程,加强冰雪运动场地建设,推动中小学与体校、滑雪场、滑冰场等合作开展冰雪运动教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目前,全省已创建524所省级冰雪特色学校,位居全国前列。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来临之际,在黑龙江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支持下,黑龙江教育杂志社以“冰雪体育”为主题,在全省遴选了26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全面宣传“冰雪体育”的发展历程、课程体系、特色项目、师资力量、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特色做法,旨在为全省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哈尔滨市第46中学是坐落在城乡接合部的一所完全制中学,生源多来自农村和外来打工人员的子女,文化课基础很薄弱。为了学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学校领导班子共同谋划,以“以美立校、以美育人、文美相融、德艺双馨”为突破口,为学生量身定制了艺术特色发展之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熔铸冰雪文化精神,彰显艺体办学特色。学校大力发展冰雪艺术体系,开发冰雪艺术教育资源,让近千名学生受益,参与到冰雪艺术活动中来。
冰雪艺术是农村美育教育的突破点,通过冰雪艺术学校闯出了新路,不仅有了特色教育,还让很多学生都潜移默化地成为冰雪艺术教育的受益者。1997年刚毕业的姜晓斌老师带着自己的梦想来到了哈尔滨市第46中学,他的到来打开了农村学子的大学之门。他考虑到农村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与城市学生拼高考文化课成绩不具有优势,于是他开始尝试用课余时间义务教学生画画,指导学生走艺术考学的道路。为了磨炼学生意志,他于1998年开始将冰雪艺术教育带到校园,让乡村的孩子感受冰雪的艺术魅力。学生在辛苦和快乐中得到了艺术素养的提升,很多学生也因此进入了理想的大学!
由于哈尔滨市第46中学是完全制中学,有一些学生在初中阶段便已跟随姜老师学习画画,小磊(化名)同学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姜老师的指导下,他参加了冰雪雕塑比赛,包揽了初、高中所有比赛的一等奖!冰雪艺术锻炼了他顽强的意志,在第一年考入哈师大后,第二年又以专业课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
小景(化名)也是姜老师冰雪雕塑队的成员,他虽然文化课薄弱,但是专业课超强,在冰雪艺术的塑造下如愿考入了中国美术学校版画系,这也替姜老师圆了“美院梦”。据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至今,已有600余人在姜老师的指导下考上了大学,其中也包括考入四川美院的小玲(化名),鲁迅美院小楠(化名)、小澜(化名)等,她们虽然是女生,但也跟着姜老师在冰天雪地里摸爬滚打,完全丢弃了女孩子的娇气,成为了冰雪艺术活动的受益者。
“冰雪育人”不仅帮助成绩薄弱的高中生敲开理想的大学之门,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冰雪艺术人才,他们成为了龙江冰雪艺术的基石。小景(化名)同学是姜老师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入伍,回来以后跟随姜老师参加冰雪雕塑学习,成为了一名雕刻师,走南闯北参加冰雪工程;小阳(化名)同学,退伍回来后也加入冰雪艺术雕刻队伍,十余年间,他活跃在哈尔滨冰雪建设工作中,留下来许多冰雪佳作;小超(化名)同学也是退伍军人,十分喜欢冰雪雕刻。他一边工作,一边跟着姜老师参加国内外很多大型比赛,获奖频频;小滨(化名)在做了一名美术老师后,仍未放下手中的刻刀。他去年参加了吉林冰雪工程项目,为吉林的冰雪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冰雪艺术是遗憾的艺术,它给人更多的是美好的回忆,也正因它的这般魅力,让冰雪艺术人不敢懈怠,一直努力前行,姜晓斌老师当然也不能停下脚步,他持续践行“冰雪育人”模式,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创办自己的名师工作室。2018年成立区级名师工作室;2020年升级市级名师工作室,推动了哈59中、香和小学、天元学校、哈8中、香安小学成功举办了自己的校园冰雪艺术节;2024年成为省级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遍布全省各地,把冰雪艺术“入校园,进课堂”推广开来。冰雪雕塑艺术是黑龙江冰雪艺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工作室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对教师进行冰雪雕塑艺术教育,使教师更加懂得北方人民的智慧与热情,为培养冰雪雕塑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对冰雪雕塑设计与制作进行系统梳理,通过自己制冰,夏天也可以进行冰雪设计。通过制定完整的冰雪雕塑课程,积极推动黑龙江冰雪文化发展。
学校还组织人员自主研制和开发了冰壶球、冰保龄球等活动器材和项目,再加上抽冰尜、雪地足球、雪地拔河等传统项目,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同时,广泛开展冰雪活动,自主创作蕴含冰雪文化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开展冰雪主题黑板报评比,参加区雪地足球比赛和区冰球比赛,让学生走出校门,来到校外,走进劳动公园、黛秀湖公园和伏尔加庄园等地进行冰雪创作。


国内唯一的展示城市冰雪文化发展的专题博物馆——哈尔滨冰雪文化博物馆,在热“雪”沸腾的城市展区,呈现了冰雪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哈尔滨市各小学、中学、大学具有代表性的校园作品。香坊区的哈尔滨市第46中学作为哈尔滨市中学阶段的唯一代表学校,设有2个单独展柜,收藏了哈尔滨市第46中学师生曾使用过的冰雪工具、获得的奖杯、奖状和其他冰雪活动相关资料,保留了学校冰雪艺术发展的记忆。展馆面积40平方米,现有藏品74件。艺术馆扎根农村学校,开发利用现有资源,传承北方冰雪艺术文化,让冰雪艺术基础打牢做实。
作为省级冰雪艺术特色学校,哈尔滨市第46中学一直坚持以冰雪元素雕刻特色教学。20多年来,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懂冰雪、爱冰雪的种子,并在国内外冰雪赛事上取得了良好成绩。哈尔滨冰雪文化博物馆馆长刘星明曾亲自为学校师生进行讲解,师生们从“中国现代冰灯发源地”出发,沿着冰雪文化发展主线,再次聆听了“世界四大冰雪盛事——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永不重复的冬日童话——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热'雪’沸腾的城市”“奥运冠军之城”等展品背后的故事,再现了寒地黑土冰雪造型艺术大师们凝固在冰雪作品中的滚烫梦想,感受着无数冰雪文化工作者镌刻在冰天雪地里的火热赤忱。
广大青少年是开展群众性冰雪体育活动的重要主体,哈尔滨市大力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哈尔滨市第46中学积极响应,努力推广冰雪艺术在校园的蓬勃发展,成为省、市“冰雪艺术特色学校”。学校以北方独有的冰雪特色文化为依托,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冰雪文化育人活动,逐渐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熔铸冰雪文化精神,彰显艺体办学特色。在香坊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哈尔滨市第46中学的冰雪艺术取得长足发展。哈尔滨市第46中学作为省级冰雪艺术特色学校,于1998年开展冰雪艺术活动,至今已举办23届校园冰雪节,学校冰雪雕代表队曾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多次获得初中、高中冰雪雕学生比赛一等奖,姜晓斌老师还带队登上了国际冰雪雕比赛的舞台。


参加哈尔滨市中学生雪雕比赛获一等奖作品《希望》(2004年)

获首届省雪雕比赛三等奖作品《太空时代》(第一次获得奖杯)

雪雕作品《生命之花》获2016 年全国雪雕比赛一等奖

雪雕作品《殇》获2022年全国雪雕比赛三等奖

2022全国专业冰雕比赛作品《眼泪》
多年来,哈尔滨市第46中学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结出累累硕果,得到多方认可。学校把“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作为冬季的一项重点工作,坚持以“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指引,大力传承和弘扬冰雪文化,并且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先后荣获“哈尔滨市中小学生冰雪活动突出贡献奖”“哈尔滨市冰雪系列活动先进集体”“哈尔滨市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冰雪特色学校”“哈尔滨市冰球特色基点校”等荣誉称号。乘风立潮头,扬帆追梦行。哈尔滨市第46中学“冰雪育人”这一理念,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发展之路,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冰雪艺术人才,也正是冰雪的艺术魅力,让46中人以更稳健的步伐、更饱满的热情、更从容的态度续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为2025年哈尔滨市第九届亚冬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