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冰雪运动进校园相关的教学、训练、竞赛等内容,提出到2025年计划遴选50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5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加大力度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比例,不断加快建设中小学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步伐。2024年12月初,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12月4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黑龙江省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实施方案》。两份文件均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将冰雪运动教育纳入体育课程,加强冰雪运动场地建设,推动中小学与体校、滑雪场、滑冰场等合作开展冰雪运动教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目前,全省已创建524所省级冰雪特色学校,位居全国前列。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来临之际,在黑龙江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支持下,黑龙江教育杂志社以“冰雪体育”为主题,在全省遴选了26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全面宣传“冰雪体育”的发展历程、课程体系、特色项目、师资力量、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特色做法,旨在为全省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哈尔滨市清滨小学(以下简称清滨小学)始建于1955年,是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国家级短道速滑后备培养基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级冰雪特色学校、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百所短道速滑人才培养学校。学校以“成就有思想的教师,培育有特长的学生,发展有特色的学校”为办学目标,形成了“传承冰雪文化,奠基健康人生”的办学特色。学校以独特的冰雪情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和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先后为国家、省、市输送300余名速滑运动员,8位世界冠军(世界杯、世锦赛、冬奥会)从这里走出,还有24名学子获亚洲、国家冠军,被誉为中国速滑冠军的摇篮。
多年来,学校始终以冰雪文化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将冰雪运动项目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已有40余年的历史,塑造了“健体、健心、健智、健美”的清滨形象,铸就了“不服输、勇攀登、做人如雪、做事如冰”的清滨精神。
一、冰雪特色文化沁润
学校结合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会徽的“翠影紫梦”四原色(冰晶蓝、丁香紫、兴安绿、丰登黄),构建了清滨“四健”校园文化。将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的色彩元素融入学校校园建设中是一个富有创意和教育意义的举措。
学校教室的文化墙、楼廊的主题墙都以“翠影紫梦”为主旋律,打造出“健体”“健智”“健心”“健美”四大主题,营造出清新、宁静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同时寓意着学生像冰雪一样纯洁无瑕。为了能够将冰雪运动折射出的宝贵的冰雪精神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浸润每位师生,确立各楼廊文化主题。一楼主题是“健体”:关注学生健康,通过冰雪俱乐部活动,培养学生强健的身体素质,坚强的意志品质;二楼主题是“健心”:引导学生要知情晓礼,恪守为人的本分,遵循社会的规则。让学生明确在校、在家、在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体现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三楼主题是“健智”:帮助学生树立自立的意识,掌握自理的生存本领。引导学生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激励学生积蓄实力,扬帆远航;四楼主题是“健美”:展示师生各项活动中精神风貌及取得的荣誉,呈现收获之美。
学校还设计了具有清滨韵味的校徽:象征着清滨少年勇敢、坚强、勤奋、向上;具有优美韵律的校歌《冰雪精灵》,寓意为清滨学子如冬之精灵,天之骄子,不畏严寒,努力拼搏,放飞梦想;具有创新特色的吉祥物:代表着学生和自然的亲和关系,它们驰骋在冰雪中,凭借着一颗永不言败的心,不懈努力,强健身心,越战越勇。此外,室内外统一色调的围墙、书法作品、学习园地等设计,通过学校文化符号,让特定的校园景象成为师生精神的寄托。

冰上舞蹈《雪龙吟》

冰上舞蹈《东北的冬》

冰上舞蹈《冰雪情怀》
二、冰雪课程育追风少年
冰雪运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重要内容之一,小学阶段冰雪课程多以游戏、娱乐活动为主,为了激发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兴趣,提高冬季运动的参与度,学校将冰雪运动纳入到体育课程中。结合地域优势与冰雪活动特色,遵循课题化、主题化、生活化的原则,将轮滑课与速滑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每年10月开展轮滑课程,10月末至11月初开展陆地模仿课程,11月中下旬至12月开展滑冰课程。
(一)构建了奥林匹克教育模式
在常规的体育课程中,通过体育活动,向学生传授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和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宗旨、价值观和比赛项目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坚韧不拔的毅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他们的体质和免疫力。
在校园内设置奥林匹克文化墙、宣传栏等,展示奥林匹克运动的图片、标语和口号等,营造浓厚的奥林匹克文化氛围。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游戏化教学、情境模拟等方式,选择适合他们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和体育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奥林匹克知识。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通过实践体验奥林匹克精神。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还注重过程性评价,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学校定期举办以奥林匹克为主题的运动会,设置多个比赛项目,让学生体验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成立如速滑社团、越野滑雪社团、轮滑社团、篮球社团、足球社团、田径社团等各种体育社团,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邀请专家、奥运健儿等为学生进行讲座,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精神。结合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以奥林匹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如奥林匹克日庆祝活动、体育节等。

冰上龙舟赛

冰上舞龙、陆地舞狮
(二)“四个坚持”为冰雪课程保驾护航
学校的上冰期很短,为了能让学生多上冰上课,每年学校都抢先抢早浇冰。滑冰运动是在低温下进行的,活动中学生速度很快可能发生意外事故,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为了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和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严格管理,做到了“四个坚持”。
坚持抓早:早修复上冰器械、早浇冰、早上冰。每年冬季哈尔滨市第一个寒流来临之际,学校会连夜把冰场浇成,就是为了学生能多上一周的冰课。受地域限制,每个冬天一般能上4周左右的冰课,而我校至少能上6周冰课,学校已连续40多年成为全市第一个揭开“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帷幕的学校。
坚持抓好:为了将滑冰开展得安全有序、高质高效,学校多年坚持把2节小课合为一堂大课,每堂课2个班级(一个高年段、一个低年段)同时上课,保证每节课在冰上活动的学生都有充分的运动空间。为了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上冰环境,体育教师坚持每天扫冰、浇冰,上冰之前体育教师都先上体育安全教育课,班主任也会开展安全为主题的班会课,以确保学生上冰的安全。
坚持抓面:为了实现全员参与、全员上冰的目标,学校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组织学生观看冬奥会、全国速滑联赛等,带领学生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紧张、刺激和成就感。每年12月,学校都举行“清滨冰雪节”“清滨冰雪运动会”,要求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项目,都能体验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
坚持抓点:作为速滑人才储备的基地,每年体育教师会通过测试选拔出各方面素质比较全面的或者比较适合这项运动的好苗子,送到体校或专业团体中进行系统训练。
(三)校本教材助力学生发展
结合学校的地域优势与冰雪活动特色,学校体育教师撰写了《轮滑》《滑冰》两本校本教材。《滑冰》是教师根据速滑的技术动作与练习原则,并参考大量文献编著而成的,还聘请了速滑专家指正、修改。教材图文并茂,使学生对滑冰运动的历史、作用、分类、技巧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教材从零基础角度出发,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教材体系,内容丰富,包含了准备活动、直道滑行、弯道滑行、起跑等技术,以儿童语言形式诠释了动作要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并掌握体育技能。

冰版画
(四)制定五星级评价标准
2023 年,学校结合新中考体育标准,采用绝对性与相对性标准相结合的方式,制定了速度滑冰的考核五星级评价标准,其中的三星评价标准已经高出了哈尔滨市初中毕业滑冰考试的标准。具体要求为:一、二年级学生 90%以上达到初级标准,即能在 2 分钟以内直立滑行 100米,并用 A 字方法转弯;三、四年级学生 60%以上达到中级标准,即可以在一分钟以内半蹲滑行 100 米,并用弯道技术方法转弯,掌握内八字停止法;五年级学生 80%以上达到高级标准,即一分钟以静蹲姿势滑行 200 米,并用弯道技术方法转弯,熟练掌握内八字停止法。长期的坚持和系统的训练大大提高了清滨学生的健康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三、多彩活动创冰雪特色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冰雪运动的快乐,除了在课堂教学方面下功夫外,学校还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
(一)创编陆地模仿操
学校教师根据速滑技术动作,创编了陆地模仿操(特色操),特色操配乐欢快,动作简单易学,将速滑动作进行分解,易于学生掌握,该操已经纳入到日常的间操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对速滑这项运动的兴趣。

陆地模仿操
(二)开展系列冰雪活动
学校每年都开展“张扬个性,发展能力,做健康的冰娃娃”等系列冰雪活动。如冰雕作品展示活动、“上冰课有感”征文活动、冰雪艺术摄影展、“我爱冰雪大自然”绘画展、雪雕比赛、雪趣摄影比赛等相关冰雪活动。召开冰上运动会、冰上竞技、趣味项目等竞赛,在比赛中锻炼学生拼搏精神,增强运动技能,让学生感受冰雪的魅力,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提升审美,积淀底蕴。
(三)自制冰雪器材,创编游戏
除了每周固定的滑冰课,学校每周还有1-2节体育课。教师在原有体育教学内容(跳绳、冬季长跑等)的基础上,创编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体育游戏,如“炫彩飞轮”“巨球滚滚”等冰上游戏;“雪地足球”“换块接力”等雪上游戏,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趣味十足的集体项目、民俗活动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会。
为了让学生体验冰雪活动的乐趣,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肢体的协调性、平衡感,学校购买了标志块、平衡垫、呼啦圈等一系列体育器材。体育和美术教师还积极动脑思考,自制了多种体育器材,如用钢笔水、矿泉水瓶自制“水晶保龄球”、用废弃的橡皮泥自制“水果冰尜”、用报废的轮胎和彩纸自制“炫彩飞轮”、用废旧的卷子、报纸制作“巨球”等。其中“冰上曲棍球”运动用呼啦圈制作的球门和用纸壳制作的球拍,在2016年9月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创新体育器材教学研讨会,得到了教育专家、体育同仁的赞扬。

巨球滚滚
为了培养梯队队员,学校延续历史,将早期冰上训练队更名为俱乐部,长期坚持冰上训练,克服了校园设施与环境的制约,采用科学、多样的训练方法坚持训练。春夏体能训练,秋冬在黑龙江省冰上基地场馆训练,聘请专业教练给予指导。多年来学校蝉联哈尔滨市南岗区冬季冰上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的荣誉,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冰上比赛,多人次获得冠军、亚军等优异成绩。2022年黑龙江省U系列速度滑冰比赛中获得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二名,2021年哈尔滨市传统项目比赛(速度滑冰)中荣获小学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23年、2024年学校先后参加了哈尔滨市中小学速度滑冰比赛、大庆市轮滑巡回赛(东三省站)、哈尔滨亚洲速度滑冰马拉松、2024大众速度滑冰公开赛、哈尔滨轮滑马拉松世界杯赛等赛事,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速滑运动员展示
以赛促练,是对学生最好的锻炼。为了丰富冰雪项目,2023年学校在原有速滑基础上开设了越野滑轮特色课程,越野滑轮是滑雪课程的旱地形式,为让学生冬季更好地学习滑雪奠定基础,同时也鼓励有天赋的学生参加花样滑冰的学习。2022年,我校优秀毕业生任子威参加了2022北京冬奥会,并获得两块金牌。近在身边的榜样的力量,深深鼓舞了清滨学子。
冰雪是印在清滨人骨子里的血脉,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冰雪运动获得多项佳绩。清滨人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以顽强拼搏精神,克服各种困难与压力,一如既往地承载历史、不负众望,凝心聚力以冰雪活动为载体,全力推进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走好学校特色持续发展之路,为国家、省、市输送更多的冰雪人才而不懈努力,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