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利,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她跻身于省、市模范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省“三育人”先进个人行列;她曾是省骨干教师、省教学能手、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三级功勋教师、“巾帼建功”标兵;她还是市“百模”教师,市首批数学学科带头人,国家课题实验先进个人、骨干教师;2016年获哈市“身边好老师”标兵称号,并当选为巴彦县人大代表。

张老师1989年7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一直默默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献身于三尺讲台,无怨无悔,是她一生的追求。她的教学历程从数学教师、教导主任到教学副校长。32年来她对教师的感触是:好老师不是要求学生适应你,而是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用海一样的爱心对待学生,没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的那种力量更伟大!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她追寻孩子们天真的心灵,张永利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真爱表现在行动上,无间距走进学生的生活。32年来,她经常为贫困的、离异的孩子买衣服、买学习用品,耐心辅导学生,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她教一年级的时候,一名学生不小心把大便便到裤子里。她不忍心等孩子家长来领孩子回家处理,而是把这个孩子领到水房,给他清洗,换上干净的衣服,然后又把脏衣服洗干净。擦身体、洗衣服,她一阵阵作呕,但她从心里爱着自己的学生。她曾这样设想,假如这是自己的孩子,能舍得让他带着大便回家吗?一次次看似平常无奇的照料,一回回发自心灵深处关爱,她惯于用无声的爱感染着每一位学生。虽然那时她不是班主任老师,但孩子们的大事小情总要找她帮忙。她从来不觉得麻烦,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她觉得很幸福。张永利记忆最深是罗素说过的一句话:“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
育新小学教师群体中,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细致周密、知人善任的好领导;在学生心目中,她是一个唯一不在教研组、学年组办公而坚持不离一线任课的普通教师。繁忙的办公室有她的身影,活跃的课堂有她的辛劳,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她又是不可缺少的组织者。凭着坚强的毅力和非凡的实干精神,32年一步一个脚印,赢得了学生、同行、家长的赞誉,不愧为“身边好老师”。
铸就伟大的师爱,需要巨大的代价。不幸的遭遇,却彰显出张永利对事业的忠诚与执着。二十八年前她教毕业班,记得那是她预产期的前一天,她给孩子们上完最后一节新课,准备晚上下班去医院生孩子,可是因为时间延误,她万万没想到,医生给出的结论是,孩子夭折了。她眼前一片漆黑,怎么能想到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她。为了160名学生,她白天上班教课,晚上还要把没批完的卷子拿回家,没日没夜的工作,忘却了自己是孕妇,忽略了预产期。婆婆曾提醒她说:“还有两天就该生了,别上班啦。”她对婆婆说:“还有两节课,这学期的新课就讲完了,我休假了,别的老师代课孩子会不习惯的,讲完新课我就休息。”新课讲完了,而怀胎十个月孩子却永远的离开了她。因为孩子是死胎,她在引产时出现了大出血,差点失去了生命。也许是因为她忘我的工作精神感动了上天,她又重新活了过来。在家休息的日子里,她自责因超负荷工作失去孩子,她为此愧疚而流泪,但她想得更多还是她的160名学生。仅仅一个月后,顽强的她又出现在三尺讲台上,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又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2003年9月,飞来的横祸再次考验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她在下班的路上遭遇横祸,不幸被汽车撞飞,因脑震荡和脑血管渗血而住进了医院昏迷不醒。经过抢救,短短的二十天后,她却拖着虚弱疲惫的身体出现在了讲台。阵阵剧痛和眩晕,她还是咬牙坚持上好每一节课,再没有请过假。
2015年,张永利母亲去世,她利用周六、周日为母亲办完丧事,周一又继续上班。学生和教师都佩服她有钢铁般的意志。
张永利在经验交流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师者的心灵应该是海洋,用海水承载学生的理想之舟。”
在学习中积累和沉淀,在实践中求新和提高。张永利老师把学习当作创新进取的动力。她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业务能力,在全县的教学大赛中,她是引领者和探索者;在市级以上教研活动中,她执教的课、她做的教学评析、教学反思多次在国家、省、市教学活动中获奖;实际教学中,她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教法的更新,注重多媒体的运用和整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曾荣获全国奥赛指导教师一等奖。她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帮他们提高教学本领,掌握教学技能,使他们在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中多次斩获一等奖。
她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年起,就参与中央教科所的在育新校实施的“七五”科研课题研究。之后在“八五”到”十四五“的课题研究又承担了主要教研任务。2020年她参与的省级科研课题验收合格获,圆满结题。在教学中,她注重把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在国家级、市级刊物发表的文章有8篇,获国家、省、市、县优秀论文达20余篇。
一个个日日夜夜,一个个春夏秋冬,朝染晨光,暮浴晚霞,在无怨无悔的耕耘中品味着人生的甘甜,在忘我奉献的实践中寻求生命的快乐。“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当她得到学生的好评,当她听到家长对她工作的肯定时,她知足了,她没有愧对党和人民赋予她的历史职责。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她将继续追随奉献者的脚步,在教学工作的漫漫征途中上下求索,奉献自己的人生,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张永利老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时刻不忘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尽心尽责用爱心换真心,勤奋躬耕用行动作表率。教育科研的路上,她奋力前行,用青春的力量追逐生命的辉煌,用智慧的光芒照亮学生的人生旅途。学校为重家为轻,学生最重自己轻。张永利老师就是凌寒傲放的迎春花,快人一步默默无声守望春天,等待烂漫山花的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