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心组织、上下联动,教育系统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热潮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立即制定并印发《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方案》,组建教育系统“百人宣讲团”,推动全省教育系统组建宣讲团158个、宣讲小分队4425个,宣讲7558场次,覆盖人数153.23万人,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陈延良为全省教育系统作了首场宣讲。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工作情况》刊发我省做法。
整体谋划、系统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巩固和拓展我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全国3个试点省(市)工作成果,围绕打造思政课建设“龙江经验”“龙江模式”,制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航计划”30条》,启动实施了6个专项行动和30个重点举措。制定《黑龙江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意见》,组建的1个省级一体化共同体获得教育部批准建设。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工作情况》刊发我省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金课”做法。
高位定标、创新发展,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效显著
对标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制定《黑龙江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开展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验收考核和第三批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申报工作。建立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宣讲示范机制,组织5所全国和全省重点马院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举办“龙江思政大讲堂”5期,直播和回放观看超过12.6万人次。1个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1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分别获2022年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获奖数占我省总数的2/3。
省际协同、部门协作,大思政工作格局日趋完善
联合辽宁、吉林、内蒙教育厅成立东北“三省一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联盟,开展了首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和示范中心实地考察考核。联合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出台设立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岗位津贴政策文件。联合省公安厅举办辅导员培训班。联合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青春向未来”“新时代追梦人”两个全媒体思政项目。1人获得全国第十七届“大学生年度人物”,1人获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提名。14所学校入选“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占全省入选总数的1/5。2所高校入选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案例。5个项目入选教育部思政精品项目,入选数量在各省前列。
主动谋划、提升质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纵深推进
发挥黑龙江高校网络思政中心作用,开展“高校看龙江、非凡十年”“我和我的祖国”等系列活动,举办第六届全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全省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和“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展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在厅官网和龙江高校网络思政中心分别择优专栏宣传展示。
挖掘典型、宣传典型,教育系统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推动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充分挖掘典型、积极培育典型,营造以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影响身边人、带动身边人的榜样效应。4人入选2022“感动龙江”年度人物(群体),占全省入选总数40%,3人提名,占全省入选总数30%。1所学校获得“全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2人获得“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24个项目入选全省志愿服务“五个100”先进典型。15个项目获“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其中金奖、银奖各占全省1/5。